解决忍受攻击与还手对抗的矛盾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3-4-23 14:31:27 浏览量:
难题举例
一个男孩儿很文静,从来不惹事。一天,班里一个“刺头”同学的书从桌面滑到地上,正好这个男孩从这里走过,凑巧一脚踩在书上,他赶紧边捡书边道歉。“刺头”不由分说使劲用脚踹了他的肚子,痛得他眼冒金星、直不起腰来。妈妈听后非常心疼,问孩子为什么不还手?他说,如果还手的话,同学岂不是也很疼?而且自己可能要受老师的批评,老师教育我们不能打架。妈妈百感交集:文质彬彬是否就容易受人欺负?不会还手的孩子以后在社会上受到伤害怎么办?以牙还牙是否就意味着缺乏宽容?孩子们之间打架,赢了则伤害别人的孩子,输了则伤害自己的孩子,家长到底该怎样教育孩子?
本刊今年第1期《如何解决家庭德育中的难题》把这个问题作为例子提了出来。孩子受了同学欺侮怎么办?是忍气吞声还是以牙还牙,或者讨一个公正的说法?诸如此类的讨论并不少,然而,善后归善后,孩子遭受攻击的现场到底是怎么回事,家长几乎永远都不可能亲临指导。这样,孩子就无法得到家长的直接帮助,等再次遭受欺侮的时候,他应采取什么样的应对策略,家长仍然是爱莫能助。但如果我们对攻击行为的发展阶段有所了解,家长就可以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比简单地教导孩子还不还手要有意义得多。
澄清观念
面对攻击,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及时避免伤害,有的孩子不能呢?孩子正确识别攻击者的特性并及时采取自我保护措施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根据攻击行为发展变化“五步曲”,被攻击的孩子采取措施越早自己越安全,即使越陷越深,也要最大限度地保全自己,每个阶段都有避免伤害的机会。
1、攻击行为有五个发展阶段。
大打出手或破口漫骂只是攻击行为的一个典型阶段,但孩子需要对付的不只是这一环节。1扳机阶段。像射击时扣动扳机前的状态,很多在平时不起眼的因素在这个时候都可能引发攻击行为,比如攻击者的身体不舒服、情绪不稳定,具有挑衅倾向的小伙伴在场,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语言,同时受害者处于遭人嫉妒或者轻蔑的情境,这些因素都有可能拉动预警信号。2逐步升级阶段。这阶段会出现一些生理变化,如脸色发红、语速加快、语音加大、来回走动、目标逼近……而受害者一些不经意的行为可能被误解,比如与攻击者的目光对视被当成挑战,由紧张而产生的嘴角嚅动被视为嘲笑……这些信号都可能引发攻击性的判断。3危机阶段。旁人任何干预性的策略都失效,双方或唇枪舌剑或大动干戈,对立和冲突达到极点。4相持阶段。是指激烈的攻击结束后,双方的行为都暂时恢复到正常行为状态,但这不意味着冲突已经消失,此时提供“劝解”或“教育”反而容易重新发生争执,进而可能引发新一轮的“格斗”,危机仍然潜伏着。5危机后的反思阶段。孩子渐渐恢复理性,认错意识开始产生,内疚感强烈,有的“低头认罪”,眼泪汪汪,面壁思过,有的甚至产生绝望感。这时候,提供“劝解”或“教育”的时机才成熟。
2、各个阶段都可以选择最佳策略。
第1阶段教育孩子避免使用的言行有:对方正在独自发泄私愤而侵犯他的个人空间;直截了当地询问别人为什么(或凭什么)侵犯人;武断地批评对方的言行;对人构成威胁言行。第2阶段可采取的策略有:努力使自己镇定下来,给对方平静的印象,而不是傲慢的;用正常的语调与对方交谈,转移他的注意力,改变对方的狂躁状态;与攻击者保持一定的距离,假装屈服,让对方放松下来;寻找有效的逃避路线,确保危机爆发时有安全路线可逃;明确要求对方放下手中的武器,并慢慢重复你的要求和后果;用简短的语言驱散同伴围观,减少旁观者对攻击者的刺激和鼓励;回去招呼同学、老师或其他人帮助。
孩子在第3阶段能做的事情只有两件,一方面在身体上防备攻击者的伤害,另一方面就是走为上计。不要鼓励孩子在格斗中取得胜利这种“强者”理论,而是教育他把攻击伤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在第4阶段,教育孩子即使受了委屈,也不要在这个时候急着辩出个是非和说法来,要保持沉默。最后阶段的教育是“不计前嫌”,孩子之间没有根本利害的冲突,经过成人教育提高认识以后,受害者不计前嫌,既给对方一个重新和好的机会,也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学会宽容别人。
反思本例
可见,同伴之间的攻击事件一经分析,家长在许多环节都可以给孩子具体的指导,提高孩子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逐渐获得清晰的安全意识和完善的自我保护能力,这是家长需要掌握的一项德育技能。